《现代哲学》
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要想对一个国家或民族有所了解,我们就要去了解它们的哲学;但是想要了解它们的哲学,那我们的头脑就必须拥有哲学家思考问题的头脑。”
黑格尔也曾说:“一个拥有文化的民族”,它们如果没有哲学,“那就会像一座寺庙,寺庙里面所有地方虽然装饰得富丽堂皇,但是寺庙里却没有可朝拜的神,那也就不存在庙的性质了”。
黑格尔的比喻是借用“庙”与“神”的必然关系,很深刻地讲出了人类生活与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按照黑格尔的比喻,庙里如果没有朝拜的“神”,所谓庙的性质就不存在了,所以“神”才是支撑“庙”存在的本质。显然,这两位哲学家的意思是说哲学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支撑是起关键作用的。哲学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没有这种“文化灵魂”给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保驾护航,就不可能形成漫长历史的传统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又怎么可能形成博大精深的民族底蕴呢!
生活中的事物用科学来思考就是实用学。用哲学来思考那么事物就得到的升华,从而就能看到事物最本质的奥妙,所以用哲学思考问题,就会让自己的思想进入智慧思考的境界。一个崇尚哲理生活的人,那他就会像苏格拉底一样,会成长为他生活环境中的智者,这种爱智慧的人会让自己用更从容的态度来对待生活。
哲学史同历史的车轮一样,总是在当下时代的最深处发出回音,用“无形”存在的方式,促使一个国家或民族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文化思考方式。如果轻视哲学对国家或民族注入的文化精神力量,那么这个国家或民族是不可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哲学是对世界万物和人类生活最根本问题的思索。哲学对问题思索达到的深度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站立的高度,同时也直接决定着这个优秀民族能否在世界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如黑格尔所说:“如果轻视哲学,那么就会被历史所轻视。”
哲学就像太阳的光芒一样在给人类的生活注入强大的文化力量。生活中如果没有注入强大的哲学精神力量,那么人类的生活就会缺少最基础的文化底蕴。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哲学著作,道德经的存在使华夏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不知产生多少道家的优秀哲人,道家的哲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不知平息了多少次的社会战乱,从而给人类创造了新的生活秩序。如果没有哲学给人类指引生活的方向,那么我们肯定会生活在黯淡无光的阴暗下。就如一位诗人评价我们的孔圣人一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因此说,哲学虽然不能让大多数人用来谋生,在很多人看来,哲学是属于“无聊的人无事可做的无聊行为,但是就因为这种“无聊”的思考,给民族文化和历史延续的构成注入了力量上的精华。
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有时候相比当下的时代,它抛弃了当下的时代,自己孤独地在探索人类前面的道路,以至于大多数的哲学家拥有了孤独的命运,它不懂得怎样迎合大众,更看不起用哲学谋生的人,它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探索出来的真理让自己成为了时代的引领者和预言者。
因此,真正的哲学家和纯正哲学理论著作的 涎生,都是哲学家在孤独寂寞中并幸福着探索出来的,所以彼得拉克有曾说过一句名言:“哲学啊!你是贫困地光着身子走进来的。”
尼采曾在相同的意义上给出建议说:不许给哲学家们发薪酬,把哲学教授从大学里都赶出去,让哲学家们自己野蛮生长,由此是想赶走那些靠谋利度日的哲学家们。虽然这是一种愤怒的言语,但尼采的基本意思还是非常正确的。对于想把哲学当作自己终身志向的人,对 他们的整体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有名利之思的人,是无法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哲学家。用耶稣的话来讲:“通向哲学的门是“窄门”,只有不畏寂寞,不怕贫困的人才能够进入。”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不佩服尼采的强人思想,他三十五岁就辞去了古典语文学教授职位,在孤独寂寞并勇敢的生活中,去完善自己在哲学上的思想著作。尼采的著作对后代哲学发展的影响力巨大,而且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伦理学、美学、心理学、宗教、科学、现代文化等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具大作用,由其是对“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上的影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