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综合新闻

我校四项成果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

来源:现代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26

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日前揭晓,我校获得了四个奖项,分别是:孔令伟的著作《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上海书画出版社)获得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周诗岩等的著作《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和韩熙的著作《现代玻璃艺术发展之路》(浙江大学出版社)获得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高凤麟的著作《微设计:造物认知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获得青年奖。

一等奖

孔令伟 《悦古--中国艺术史中的古器物及其图像表达》

《悦古》关注的焦点是古器物的图像表达方式问题,包括版刻、手绘和传拓这三种基本形态,并探讨古物鉴赏所产生的历史感、历史知识与象征性含义,以及古器物及相关图像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该书从应用、研究、鉴赏三个角度出发,重新梳理了古器物的相关图像,及其所对应的中国艺术文化史上的“文艺复兴”。

全书分成七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讨论有关古物的观念变迁;第二章,通过礼图这一类特殊古物图像讨论古物的“应用”“实用”问题;第三章,讨论儒家学者、古物学家对古器物的研究与著录工作;第四章,从审美的角度讨论艺术史中的古物图像,及这类图像所涉及的特殊题材类型;第五章,通过江南文人的生活方式,探讨历史感与美感的关系;第六章,介绍古器物拓片及“拓本博古图”,核心还是历史感与美感;第七章,通过端方旧藏柉禁,探讨古物摄影的真实性问题。

二等奖

周诗岩、王家浩 《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

《包豪斯悖论:先锋派的临界点》是“重访包豪斯丛书”的第三部出版物,是中国学者在包豪斯研究领域的当代重要成果。这部专著将包豪斯纳入先锋派运动的整体脉络考察,以一手史料文献为依据,基于思想史的批判视野,论证这场发生于世界历史关键转型期的运动如何在感知层面努力重建现代生活经验,如何在实践中构划新世界,如何在物质和精神的矛盾运动中对新社会做出预见,以及如何将实践的形式转化为思想的形式。

全书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特写包豪斯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时刻及其关键人物:一、“艺术与社会”聚焦包豪斯核心理念的转型时期;二、“现代性之争”聚焦包豪斯内部技术潜能和主体解放的两条相冲突的实现路径;三、“包豪斯的双重政治”聚焦包豪斯两种社会愿景和组织模式的交接过程。贯穿其中的精神引线,则是三组在当前创造领域仍旧持续作用的对抗性构成:私我与大公,进取与回转,抗辩与建构。包豪斯作为同时期先锋派最终的汇聚点,充分感受到时代的共振,它从未平复的各种冲突让现代主义计划的多重矛盾得以充分展现,在这个意义上,它也标示出美学先锋运动的临界点。对此,作者在文末绘制的历史图解长卷提供了一幅综合直观的速写,这份图卷将变动中的社会情境和复杂力场构建为底图,择要勾勒出“包豪斯十四年”的基本轮廓,既呈现内部诸多事件的张力变化,也呈现包豪斯人与其他艺术先锋派的变动关系,以及这些变化对整个时代诸多重大事件的回应。

二等奖

韩熙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之路》

《现代玻璃艺术发展之路》是基于作者本人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现代玻璃艺术的学科构建及发展研究”结项成果衍化而成。著作从历史的维度、以新的研究视角,重新梳理玻璃艺术的发生与发展,使读者能清晰的明了其学术脉络与衍化现状,是国内第一部真正意义上讨论现当代玻璃艺术的理论专著。

著作共三个章节,主要围绕玻璃艺术学术概念的维度界定、玻璃艺术演变的关键节点、现代玻璃艺术发展的“三性特征”(断代性、不均衡性、滞后性)以及玻璃创作与教学“三性原则”(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展开论证,清晰 地 解构了玻璃艺术学科发展、美学评论以及文化产业的相互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