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综合新闻

十三邀对话刘擎,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哲学又

来源:现代哲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23

一位学哲学的朋友说他不好意思对外说自己的专业,会略有些“羞耻”。如果有人问我最近在看什么书,我也不太会回答“康德”,这要么显得做作,要么显得格格不入,读哲学,用哲学的方式去思考和交谈,在这个时代真的这么不合时宜么?


不过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就如前一段时间热议的一位翻译海德格尔导论的农民工,以及近期十三邀中刘擎和许知远聊到的一些内容,仿佛哲学的脚步又很近,给人以哲学又要流行起来的错觉。


姑且不说启蒙时代哲学的群星闪耀,上世纪80年代,在巨大的伤痛和社会的动荡之中恢复过来的中国人,在对思想最迫切的需要中,迎来了一次文化的爆发,而这次启蒙式的潮流中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哲学与文学。萨特、尼采、弗洛伊德,这些名字烙印在一代人的心中,也用他们的理论慰藉了那些继续安抚且在精神范围内嗷嗷待哺的中国人。


但当人们发现,哲学填不饱肚子的时候,这股热潮就迅速的消退,人们需要的是路,而不是灯;需要的是摸得到的现代化,而不是思想中的现代性。就这样,哲学变成了象牙塔中的吉祥物,不切实际的庇护所,假大空的代名词。

这些偏见逐渐的加剧,以至于出现一个以哲学为爱好的年轻人时,特别当这个年轻人身处生活的困境中,依然坚持用行动表现出对哲学的热爱的时候,会如此惊诧。收入甚微的农民工,为什么不去加班搞钱,为什么不努力的改善生活,为什么要沉溺在哲学的虚空当中?


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发问,但如果顺着这个思路问下去,把人的生存条件乃至生存本身作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时候,就会问出为什么人们不苟且的活下去,而是要去为了某个理念,某个无法亲身经历的未来而献出自我的精力甚至生命本身呢?

这种发问的背后,蕴含着一种二元论的前提,即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划分,与此同时,还肯定了在精神面前,物质的优先地位。一切问题的根源,都会落到生命体的幸福以及生命存在的本身,这种功利主义的现实观念的确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促进社会的福利,但当人们厌倦了所谓文明发展带来的应接不暇的好处的时候,内心就会坠入无所附着的深渊。


萨特曾经说,人是无用的激情。利用人类特有的想象力,在浩瀚的宇宙和历史的长河中去思考,很难不得出萨特的结论。人仿佛是一堆燃烧的柴火,除了短暂的照亮和温暖有限度的周围之外,最终会被风吹的连灰烬都不剩。

这样一来,希望征服宇宙的世界首富和躲在出租屋里读海德格尔的农民工,就在“人类”这个宏大也渺小的维度上统一起来了,他们之间巨大的不同也将在更加宏大的视角中变得渺小。如果人类的本质注定是虚无的,那么所有人不可避免的结局,都将是激情燃尽,归于沉默,无论曾经是辉煌还是苦难。

即便是我们可以用出生与死亡这对括号框住人生历程中的那些精彩与无奈,但想象力的扩展依然让我们难以面对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所留下的意义空洞。这种空洞尤其在人在生命括号中的欲求无法满足或过于满足的时候就会愈发明显。


回到八十年代的那场哲学热中,明显是前者,即突然敞开的世界,让人们发现了欲求的多样性,而一时间,物质发展的速度又无法满足人们欲求膨胀的需求,所以为了弥补空洞,哲学适时的出现了。

如今,似乎情况发展到另一端。物质极速的膨胀,人们所拥有的价值,被接下来的欲求所贬损,而且这贬损的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还没等到价值的美味被品尝就了保鲜期,人们对应接不暇的全新欲求日趋疲倦,目光也逐渐从今世转向了永恒,试图在能够穿越到生前与死后的某种持久不变的东西中寻找到世界给我们的期许。

这一刻,哲学仿佛又回到了“解毒”的药方里面,但它可能并不是作为一种寻求人类存在价值和宇宙真理的思维方式存在的,而仅仅是作为一种现代人意义危机和精神空虚的解药,并无差别的跟某些光怪陆离的迷信、过时却又顽固的信仰、通俗化的心理学原理以及人生哲理的鸡汤等等放到一起,成为了人们治疗现代病的一个时髦选项。